新闻与活动
新闻与活动

位置: 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学术活动 > 正文

萨本栋讲坛第201期|丁洪院士作“多者异也:铁基超导体中的多带之美”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9-30

地点 期数
主讲人 研究方向

2025年9月2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丁洪院士受邀莅临厦门大学,为师生带来题为“多者异也:铁基超导体中的多带之美”的第201期萨本栋讲坛。丁洪院士解码多能带铁基超导体的“涌现性”物理之美。本次讲座由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张海教授主持。

陈张海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丁洪院士以安德森1972年的开创性论文为引,点明“涌现性”理论的核心——多体系统可诞生与单个粒子属性无关的全新特性。而其研究的突破性在于,首次提出在超导体领域,即便仅由两个或三个粒子构成的系统,也能展现“更多”的内涵,为理解多能带铁基超导体的复杂物理现象提供了全新视角。随后,主讲人围绕团队近年三大关键实验发现展开阐述。其一,揭示了超导态与拓扑能带的共存机制,并成功观测到具有量子计算潜在应用价值的马约拉纳零能模,打破了超导与拓扑属性难以兼容的传统认知;其二,发现多组分超导间的相互作用可引发时间反演对称性破坏,推动超导配对演变,进而形成携带“分数磁通”的特殊涡旋,为探索超导集体效应开辟新路径;其三,明确了洪特耦合在多能带铁基超导体配对机制中的核心贡献,修正了此前对该类超导配对驱动力的单一理解。

丁洪院士在报告现场

讲座现场氛围热烈,丁院士以扎实的实验数据、清晰的逻辑推演,将深奥的量子物理知识转化为易懂的学术解读。互动环节中,师生围绕“涌现性理论在超导研究中的延伸应用”“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实际调控方案”等问题与丁洪院士展开深入探讨,现场交流氛围浓厚。

现场交流

主讲人简介:

丁洪,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席教授。199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95年获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物理博士。取得了多个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开创性成果,学术成果于2015年、2017年和2018年三次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学术期刊上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总引用超过20000次。曾获美国斯隆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欧洲先进材料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腾讯新基石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未来科学大奖等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