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高红移原星系团的多波段观测
原星系团(protocluster)通常指在高红移处(z>2)还没有维里化的星系团的前身。研究这些原星系团对于我们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帮助。此外,我们知道星系的形成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高密度的成熟星系团中年老的椭圆星系所占比重最大,这些椭圆星系很早就停止了恒星形成。而在星系团外的低密度区域中的星系则主要以年轻的正在恒星形成的漩涡星系为主,形成了我们所观测到的“形态-密度”关系,或者说“恒星形成率-密...
2020-10-29原星系团(protocluster)通常指在高红移处(z>2)还没有维里化的星系团的前身。研究这些原星系团对于我们理解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有重要帮助。此外,我们知道星系的形成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高密度的成熟星系团中年老的椭圆星系所占比重最大,这些椭圆星系很早就停止了恒星形成。而在星系团外的低密度区域中的星系则主要以年轻的正在恒星形成的漩涡星系为主,形成了我们所观测到的“形态-密度”关系,或者说“恒星形成率-密...
2020-10-29题 目: “原子乐高”电子学与未来计算主 讲 人: 缪峰 教授 南京大学时间地点: 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上午9:00,物理楼552摘要:二维材料有望成为后摩尔时代的基础电子与光电子材料。不同的二维材料可以作为“原子乐高”的基本结构进行可控转移和垂直堆垛,形成众多具备原子尺度、新奇物性和丰富功能的垂直异质结,这也为未来的电子器件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在这次报告中,我将展示“原子乐高”电子学如何在...
2020-10-26题 目: 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激光探测原理与方法主 讲 人:杨拥民 教授 国防科技大学时间地点: 2020年10月30日(周五)下午14:30,物理楼552 Bio:杨拥民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装备综合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装备发展部可靠性系统工程技术专业组、装备维修工程技术专业组专家。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重大...
2020-10-262020年10月23日下午,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理想教授在物理大楼552报告厅以“光量子调控:从量子物理到量子信息技术 ”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物理学前沿讲座,现场座无虚席。陈理想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学者。主要从事与光子轨道角动量相关的光场调控、非线性光学和量子信息等光学前沿研究,已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Light: Scie...
2020-10-26题 目: 光量子调控:从量子物理到量子信息技术主 讲 人:陈理想 教授 厦门大学时间地点: 2020年10月23日(周五)下午14:30,物理楼552 摘要:该报告主要从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谈起,介绍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核心技术;并着重介绍我们实验室近年来在光场调控及量子信息应用中的一些研究进展,主要包括:1、利用光场调控技术将人脸频谱信息加载到泵浦光,通过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实现了纠缠双光...
2020-10-222020年10月16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在浙江大学(线上)举行。厦门大学代表队经过三天两夜的激烈角逐,最终从62所学校的63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跻身前十,再次斩获全国一等奖。 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并被列入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计划,是实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和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大学生创新竞赛活动之一。所有参赛队伍都经过校级、地区级(...
2020-10-22近日,我院物理学系2017级拔尖班本科生许蝶飞同学在张武虹助理教授、陈理想教授的联合指导下,实验设计了一套新颖的矢量非线性涡旋滤波器,实现了在不可见光照射条件下可视化的选择性边缘增强效应,有望为非线性光学滤波器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该实验成果以许蝶飞同学为第一作者,以“Implementing selective edge enhancement in nonlinear optics”为题于2020年10月发表在国际权威光学期刊Optics Express。边缘增强在图像处理...
2020-10-2210月16日下午,北京大学肖云峰教授在海韵园校区物理楼552报告厅做了题为“Ultra-high-Q microcavity optics and photonics”的物理学前沿讲座。在讲座中,肖云峰教授首先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光子学应用超高Q 微腔。接着介绍基于超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通过“回音壁模式”的模式移动、模式移动、模式展宽等技术,来实现单个纳米粒子的高精度传感,并探讨其可能的应用。肖教授所在研究组致力于将光学回音壁模式应用到高灵敏生物传...
2020-10-192020年10月10-11日,“华为杯”第三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决赛于上海临港新片区成功举办。大赛共有来自86所高校的480支队伍报名参赛。经过激烈的笔试、机考、答辩以及现场路演,最终我院有4支队伍入围决赛并获得了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在决赛中,各队伍要先参与上机考试。每位选手都要独立完成各自的试题,各自分数计入团体总分。在长达六小时的考试中,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脑力全开,用最好的状态参与其中,为取得好名次全力...
2020-10-19题 目: 半导体中激子失稳和自发凝聚:理论和材料主 讲 人:段文晖 院士, 清华大学时间地点: 2020年10月9日(周五)下午14:30,物理楼552 摘要: 激子绝缘体是以诺贝尔奖获得者Mott和Kohn为代表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一种自发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它是类似于超导体和超流体的另一种宏观量子态,本质上源于凝聚态物质中电子之间的多体相互作用。当电子-空穴之间库仑结合能大于电子激发所需能量时,体系...
20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