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讲座】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与核聚变
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与核聚变时 间:2018年10月23日(周二)下午16:00地 点:物理大楼552刘杰,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主要从事激光可控核聚变和非线性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专著四部。
2018-10-22强激光场中原子分子与核聚变时 间:2018年10月23日(周二)下午16:00地 点:物理大楼552刘杰,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杰出专家,主要从事激光可控核聚变和非线性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一百余篇,专著四部。
2018-10-22神经网络上的临界动力学与意识舞台时 间:2018年10月23日(周二)下午14:30地 点:物理大楼552陈式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院士多年来潜心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与设计,在映象混沌、符号动力学、混沌控制与同步等方面获得了多项成果。在核武器理论和设计方面,主持过四个型号初级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
2018-10-222018年10月10日下午,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物理大楼573室开展学生支部骨干培训。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秀丽老师、辅导员邱丹文老师以及各学生支部的支委、支书参加了本次培训,学院党务秘书黄涵老师主持培训。“如何当好一名党支部书记?”黄涵老师首先向在座的学生党员提出问题,并从此出发强调了党支部书记工作的意义和责任。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书记主持党支部的日常工作,对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
2018-10-182018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树深院士应邀访问厦门大学。当日上午,在物理大楼552报告厅,李院士为大家带来了厦门大学第895期南强学术讲座。学院方陶陶院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李树深院士,并主持了南强学术纪念牌和学院纪念品赠送仪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师生及其它学院的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讲座由张荣校长主持。 李树深院士,...
2018-10-182018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蔡荣根院士应邀访问厦门大学,并为我们带来了厦门大学第894期的南强学术讲座,同时也是我们学院最近正在主推的物理学前沿系列讲座的第24期。 蔡荣根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为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黑洞物理、引力的全息性质及其在强耦合系统中的应用、暴涨模型和暗能量等。在国...
2018-10-182018年10月12日,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蔡荣根院士应邀访问厦门大学,并为我们带来了厦门大学第894期的南强学术讲座,同时也是我们学院最近正在主推的物理学前沿系列讲座的第24期。 蔡荣根教授现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为引力理论和宇宙学,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黑洞物理、引力的全息性质及其在强耦合系统中的应用、暴涨模型和暗能量等。在国...
2018-10-18由于中子电荷中性,而又同时具有磁矩等特性,中子散射已经发展成研究物质静态晶体结构,磁结构以及相关微观动力学性质的一种不可取代的表征手段。该报告将首先简要介绍中子散射相关测量背景。然后,结合具体实验,主要介绍我们最近关于稀土磁性材料YbAlO3中的自旋激发研究。类比于高能物理里的夸克禁闭与解禁闭,通过中子散射,我们可以观测基于稀土磁性原子Yb的一维反铁磁链中的自旋子(S=1/2)的禁闭与解禁闭行为。同时结合...
2018-10-16应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物理学系邀请,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吴克辉研究员于9月27日至28日对我系进行学术访问,并作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物理大楼报告厅552室举行,报告会由吴志明教授主持。图1 吴克辉研究员在物理楼552报告厅做报告 28日下午,吴克辉研究员作了题为“新型二维体系的探索及其原子尺度物性”的学术报告,详细地阐述了近年来新型二维体系的探索及其原子尺度物性研究方面的前沿工作,首先实验发现...
2018-10-10葛惟昆教授做客“物理学前沿系列讲座”图1 葛惟昆教授在海韵教学楼504报告厅做报告9月15日, 葛惟昆教授应物理系康俊勇教授邀请到我校访问并做了题目为“从晶格动力学到局域声子”的专场报告。 葛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凝聚态物理中心副主任, 美国达幕思(Dartmouth)大学副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高级讲师、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荣休教授,中山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实验物理教学中心主任。 专业...
2018-10-10 2016年2月11日,美国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这个引力波源是离地球13亿光年的二个黑洞的并合过程,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2017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对引力探测作出重要贡献的三位美国物理学家。该报告将介绍什么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和它的二大预言:黑洞和引力波,以及探测引力波的科学意义。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