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活动
新闻与活动

位置: 首页 > 新闻与活动 > 科研亮点 > 正文

物理系杨志林教授研究组在纳米光学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09

物理系杨志林教授金属纳米光学课题组近期在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以“Plasmon-Enhanced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Nanorulers with Ultrahigh Sensitivities”为题,发表于Nano Letters上。Nano Lett.是纳米研究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之一,为JCR一区刊物,2014年影响因子13.592。论文第一作者为该研究组博士生沈少鑫。

突破衍射极限,用光学手段对纳米尺度进行实验表征是极具挑战性的科研课题。该研究组首次在实验上利用等离激元增强二次谐波(PESHG)成功实现了1 nm的空间分辨率,并从理论上得到了 “等离激元增强二次谐波纳米尺方程”。等离激元增强二次谐波纳米尺具有光谱精度高和信噪比好等特点,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超灵敏光学表征手段。

本工作是多学科、多研究组协同合作的结果。PESHG Nanorulers的概念提出后,该课题组博士生孟令雁进行了体系的模拟计算及理论预测;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剑锋教授(共同通讯联系人)及硕士生张月皎进行了纳米粒子的可控合成与结构表征;化学系王朝晖教授、任斌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韩俊波副教授在SHG实验及暗场对比实验方面提供了重要平台和支撑;田中群院士、施天谟教授对该工作参与了讨论并提供了重要建议。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和厦门大学校长基金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nanolett.5b02569